丹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质盖章
泓域企划/领先的咨询策划服务机构
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联系方式:15923205300(微信同号)刘经理 QQ:843449590
http://www.hyqihua.com
《丹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对丹东项目的市场需求、技术方案、资金计划、财务效果、社会影响、投资风险等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并提交给丹东发改委、证监会、丹东银行或其它丹东主管部门审批的上报文件。
泓域企划机构(简称“泓域企划”)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专注于产业规划咨询、项目管理咨询、业营销策划、商业品牌推广,并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的项目战略咨询及营销策划机构,在全行业中首创了“互联网+咨询策划”的服务模式,通过信息资源整合,可为客户定制提供“行业+项目+产品+品牌”的全案策划方案。
公司管理团队是一个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管理团队。团队成员大多在政府相关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担任过领导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专业技术精湛,管理经验丰富,深受同行和客户的信任与尊重。公司同时还拥有一批精通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运作的项目经理/项目总监,可以成功地为客户提供各类工程项目的专业技术服务。
泓域企划实行市场化运作,依托领先的行业技术资源,专业从事11项目工程管理、丹东工程咨询、丹东工程设计、丹东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丹东项目建议书、丹东项目申请报告、丹东资金申请报告、丹东工程设计、丹东招标代理、丹东工程监理等。
丹东市地处辽宁省东南部,东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新义州市隔江相望,南临黄海,西界鞍山,西南与大连市毗邻,北与本溪市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 124°23′,北纬40°07′。东西最大横距19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0公里,海岸线长120公里。丹东是中国海岸线的起北端起点,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黄海经济圈的重要交汇点,是一个以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主体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是国家级边境合作区、全国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海开放城市,拥有港口、铁路、公路、管道、机场5种类型10处口岸,1处中朝边民互市贸易区,是中国对朝贸易最大的口岸城市、国家特许经营赴朝旅游城市。是亚洲唯一一个同时拥有边境口岸、机场、高铁、河港、海港、高速公路的城市,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丹东生态环境极佳,水质优良,林木茂盛、资源丰富,人均占有水量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5倍,森林覆盖率达66%,是支撑辽东半岛一把天然绿伞。已发现矿藏资源达64种,是中国著名的“硼都“。丹东地热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温泉疗养胜地,获评为”中国温泉之城“。丹东被誉为“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 ,是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是一个经历抗美援朝战火洗礼的“英雄城市”。丹东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9℃,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温暖最湿润的地方之一,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获选为“中国十大养老胜地”之一。
泓域企划业务范围:
(1)丹东建设工程前期咨询,编写功能需求报告及项目运行的初步方案,指导编制丹东项目建议书与设计方案招标工作;
(2)丹东项目选址建议,编制项目建议书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项目的可行性;
(3)丹东建设项目立项评估,节能咨询;
(4)丹东投资咨询服务,项目融资、投资管理;
(5)办理丹东建设工程项目各项政府手续。
丹东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第一章丹东项目总论
第二章丹东项目法人基本情况
第三章市场需求预测
第四章建设规模与生产方案
第五章丹东项目建设选址及土建工程
第七章技术生产方案
第八章环境保护
第九章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及消防
第十章丹东项目节能分析
第十一章丹东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
第十二章丹东项目实施管理和劳动定员
第十三章丹东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第十四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五章丹东项目经济评价
第十六章综合评价及投资建议
第十七章附表及附图
丹东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一览表
丹东项目流动资金估算一览表
丹东项目固定资产折旧和摊销一览表
丹东项目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
丹东项目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一览表
丹东项目综合损益估算一览表
丹东项目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一览表
丹东项目资金来源与运用一览表
丹东项目财务现金流量一览表(全部投资)
丹东项目财务现金流量一览表(固定资产投资)
丹东项目资产负债表
丹东项目建设丹东项目招标方案和不招标申请表
丹东项目盈亏平衡分析一览表
丹东项目盈亏平衡分析图
丹东项目借款还本付息估算一览表
提供发改委工程咨询资格证书
丹东社会环境分析:
“十二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和周边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改革创新,更新发展理念,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实现平稳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84.9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6.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4043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1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5亿元,年均增长12.9%。初步核算,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5.9:40.9:43.2。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明显,粮食产量实现五连丰。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市有22家企业建立了院士工作站。本钢不锈钢冷轧、老东北谷物大豆深加工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相继投产。汽车及零部件、仪器仪表、凤城增压器等产业集群陆续形成。服务业快速发展,物流、旅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的35.1%提高到2015年的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