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户)是庄园的社区参与主体,这种参与行为是双向的,一方面是庄园对农民的吸纳,另一方面是乡村居民主动融入到这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当中。村集体和企业应该积极引导村民参与主题农庄建设,展现农庄的民俗风情,同时借助庄园品牌发展外围互补型产业或提供配套服务。社区参与应贯穿于庄园开发、发展的全过程,利益的获得形式也应更加丰富多样,这样才能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


多方式流转用地,形成规模土地:大规模的土地是主题庄园模式的基础,属于此种发展模式的村落需要集中村落土地资源,可依托移民搬迁遗留下来的耕地等资源,以多元化方式筹集社会资本,以租赁、购买土地使用权等形式集中流转一定规模的土地,为后期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多手段引进企业,构建整体开发:村政府通过多种政策优惠,吸引企业进行主题庄园开发,如实行土地承包优惠政策、一年免税优惠、基础设施建设等,确保庄园的整体开发。
(二)产业延伸,坚实庄园产业基础
主题庄园模式更强调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基础,包括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种植与养殖、建立在种植与养殖基础上的农产品加工、更广阔的乡村景观和更丰富的乡村旅游体验等。


主题庄园模式的旅游品牌应以庄园特色、庄园功能等为展现方式,庄园综合功能扩展和庄园产业模式设计为主,将品牌效应--化,充分实现庄园化乡村旅游的品牌价值。
品牌依托:发展现代庄园,一定要依托一个品牌基础,比如更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更有机的农产品、更舒适的旅游度假体验等,延伸出农产品加工和休闲旅游品牌,进而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农业旅游品牌。


文化植入:主题庄园模式在产业的基础上,要注重乡村文化的植入,这是展现乡村主题庄园的个性因素,也是庄园的独特标识。